下面为京东商家需要注意的事项,希望每个商家能遵守职业道德,杜绝以下违规情形的出现

京东规则及注意事项
一、产品虚假信息
禁止商家发布虚假的产品信息,消费者因为商家发布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购买的造成的损失,经营者应该按照消费者要求赔偿商品原价3倍以上 。
二、盗图
禁止商家盗用其他平台其他商家的图片,如果经营者因为盗图产生的纠纷,需要经营者自己承担法律责任。
三、知识产权
处罚措施:
请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,未得到他人授权或者允许的情况下,禁止销售其他人的知识产权产品。
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,首次发现即对商家警告并下架该产品一周;再次发现平台有权延长该商家一个自然月的结算周期;三次即以上多次发现,平台有权关闭店铺

四、规则新增:“无货源店铺”管控场景!!
为了更好地规范京东开放平台经营秩序,保障京东消费者及商家的合法权益,京东平台特对《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》中““商品质量不合格 “、 “发布非约定商品”、“虚假交易”、“无货源店铺”、“商品价格违规”、“延迟发货”和“未按照要求使用发货方式”及相关内容做出调整。
五、 预售管理规则改版,违规商家或被禁止使用相关工具!
为了保障参与京东预售用户的合法权益,维护京东预售的正常运营秩序,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预售工具功能优化现状,对现行《京东开放平台预售管理规则》进行修订。本次主要对预售模式、付款模式、未使用预售工具的“预售商品”判定及优惠叠加方式等追加或更新了细节描述,同时新增了限制使用预售工具作为预售违规治理手段之一。
六、 合理设置库存还能避免纠纷和违规
为指导京东开放平台商家加强商品库存管理,及时处理各种异常库存,规避因库存问题导致的无货、延迟发货、超卖等违规现象,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

七、京东违规处理:
1. 卖家发生违规行为的,其违规行为应当纠正,并扣以一定分值,承担相应违约金。本年度违规扣分在次年的一月一日零时清零。
2. 违规行为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违规行为及一般违规行为,两者分别扣分、分别累计、分别执行,但针对一事仅作一次处理,不涉及重复处理。
3. 京东开放平台对卖家的严重违规行为采取以下违规处理方式:卖家严重违规扣分累计达25分的,对卖家做出限制发布商品/限制开新店铺7日、限制参加营销活动10日、限制社区功能及公示警示7日,向京东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的处理;
4. 卖家严重违规扣分累计达50分的,对卖家做出限制发布商品/限制开新店14日、限制参加营销活动20日、限制社区功能及公示警示14日,下架所有商品并屏蔽店铺,向京东支付违约金人民币2万元的处理;
5. 卖家严重违规扣分累计达75分的,对卖家做出限制发布商品/限制开新店21日、限制参加营销活动30日、限制社区功能及公示警示21日,下架所有商品并屏蔽店铺,向京东支付违约金人民币3万元的处理;
6. 卖家严重违规扣分累计达100分的,京东有权对卖家做清退处理;卖家已缴纳的相关店铺的平台使用费用未到期部分不予退还,且卖家应向京东支付的违约金还包括人民币10万元或其全部保证金金额(两者以较高的为准)(出售假冒商品以特别约定为准)。
7. 如卖家出售假冒商品,须向京东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0万元或其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。如前述违约金不足弥补京东损失的,卖家仍应予以赔偿。
以上就是京东规则及注意事项,京东的规章制度的总结分享,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京东零售再换帅,徐雷的角色转变
京东今年首次进行架构大调整。徐雷角色有新转变,基础业务京东零售也迎来新CEO。
9月6日,京东宣布组织架构调整,原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被升任为集团总裁,而京东零售CEO则由原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接任。2022年7月,京东商城实行轮值CEO制度,徐雷正式被推到台前。逐渐的,本来是刘强东出席的场合均由徐雷代表出席。

彼时徐雷已经被评价为京东的“二号人物”,然而他回应过不认可这种称呼。到如今刘强东职位依然没变,过去三年期间股东信还是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的名义发出,还拥有过半的投票权。这次调整,京东依然强调徐雷是协助刘强东开展业务相关工作,不过明确其角色从京东零售CEO到统管集团业务,负责各个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。
“感觉出圈了,更有活力了。”一位京东集团内部员工这样评价徐雷带领京东零售的这三年。这三年京东零售业务线走向变革,业务线更加细分,也实行前中后台体系明确各条线角色。不过时至今日高管团队“大换血”,京东集团的方向也在调整,京东健康、京东物流相继在港上市,京东数科改名为京东科技后也在朝新方向发展。
徐雷时代京东零售三年之变
2022年7月,徐雷正式被推到台前,成为京东商城首位轮值CEO。2022年12月京东集团进行了全线调整,所有业务线负责人都向徐雷汇报。
徐雷本人个性鲜明,喜欢嘻哈装扮、纹身,除了上市外,一般京东活动场合不穿西装。徐雷在军队大院长大,刘强东评价徐雷讲“规矩”。在加入京东前,徐雷在国企待过,之后进入联想,徐雷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过,自己的职业训练都是在联想的两年半完成的,他称“联想管理比国企更严”。
徐雷自2007年就担任京东的营销顾问,2009年1月正式加入京东,之后升任京东商城营销副总裁。2011年徐雷选择离开京东,2013年又回归京东,主要负责京东商城的营销体系。期间京东也经历了多位高管更换,2016年7月,京东任命徐雷为高级副总裁,其掌控的商城营销平台体系下设多个部门。
2022年4月徐雷升任京东集团CMO,向刘强东汇报。新设立的集团CMO体系将全面负责集团整体包括商城、金融、保险、物流、京东云等业务在内的整合营销职能,及集团整体的国内市场公关策略策划职能。
2022年7月,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。2022年1月,京东宣布将京东商城升级为零售子集团,与京东物流、京东数字科技形成京东集团的“三驾马车”。徐雷担任京东零售集团CEO。
那年京东经历了一个最寒冷的冬天。2022年3月,京东发布的年报显示,2022年四季度的营收增幅开始提速,此前连续六个季度营收增幅放慢。2022年京东的股价一度跌入谷底,股价跌到过20美元。据报道,2022年12月徐雷还带领核心高管开长会,定了一个“至暗时刻”的项目讨论京东零售。
过去两年京东投入下沉市场,在用户数量上也进一步增长,二季度财报显示,年度活跃用户数达5.32亿。2022年和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时增长,尤其是净利润在2022年翻了3倍。不过最新2022年二季度财报则显示,京东集团净利润下滑95%,京东各方面的成本投入增加了574亿元。京东物流忙着建仓库,也由盈利转为亏损。京东又要改变了。
“低调、稳健,接地气。”上海财经大学教授、电商研究所所长崔丽丽,如此评价这两年京东印象。崔丽丽表示,特别是在疫情以后迅速跟上社群电商,在芬香和京喜的布局方面都比较及时,物流也逐步市场化。
京东的未来依托于新团队
这几年京东高管团队频繁调整,目前核心业务管理人员“大换血”,不过在位高管加入京东均超过10年。
2010年之后,刘强东才开始为京东引入职业管理人。京东的初代职业管理人有曾担任京东商城CEO和COO的沈皓瑜,以及CMO蓝烨、CHO隆雨等。有的离职,有的调离边缘业务后没有了声量。
标志性的是,2016年8月京东宣布京东商城CEO沈皓瑜调任京东集团国际业务总裁。沈皓瑜来自百度,自2011年4月加入京东担任过COO,2014年出任京东商城CEO。他被调离后,京东商城CEO空了两年,直到徐雷被选为轮值CEO。
之后刘强东又开始提任京东集团的老人。2015年8月,京东商城成立3C事业部、家电事业部、消费品事业部、服饰家居事业部,分别由京东副总裁王笑松、闫小兵、冯轶、辛利军负责。2022年1月,重新调整为三大事业,大群总裁还是王笑松、闫小兵、胡胜利。根据公开报道,目前闫小兵京东国际业务部负责人,此前一直掌管3C家电事业部。
新团队则以徐雷、陈生强、王振辉以及辛利军为代表的组合。2022年1月京东推“三驾马车”,徐雷担任京东零售CEO,陈生强任京东数科CEO,王振辉任京东物流CEO。京东健康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宣布独立运营,而辛利军被调任为CEO。
此后高管调整将与业绩有关。2022年2月的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,京东宣布年内将末位淘汰10%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。
去年底这个新组合又出现了新调整。2022年12月21日,京东数字科技组织架构调整,原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被调整为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,接任京东数字科技CEO的是原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女士为。同年12月30日,京东集团宣布王振辉已辞去京东物流CEO职,任命前京东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为京东物流CEO。
余睿2008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京东,2022年出任京东首席人力资源官,历任华中区区总、华东区区总、京东集团副总裁并兼任过1号店CEO。李娅云于2007年12月加入京东,京东称,其在任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期间,在合规治理、网络安全治理、政府事务合作等取得重大突破。
辛利军此次调任京东零售CEO,自2022年7月到2022年9月任职京东健康CEO两年,之前一直在京东零售实业群担任负责人。2015年到2022年担任服饰家居事业部负责人,2022年12月到2022年7月担任居家生活服务事业群负责人。
不少观点认为,辛利军升职为京东零售CEO,是因为担任京东健康CEO期间的成绩表现。2022年京东健康营收突破百亿元,2022年营收近200亿元。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其盈利能力也呈现良好。
前述京东集团内部员工表示,辛利军在京东健康的时候评价挺好,“我们跟健康板块打交道,感觉思路很清晰,重点明确。”
对于京东频繁的架构调整。崔丽丽认为,过去京东一直强调自己的传统零售基因,不过起始于B2C模式的电商都需要改变,需要向开放生态转变。“对原有架构调整,增加创新业务板块,改换领导、变思路。”
从外部来看,“电商行业的整体进行迭代创新,比如切入拼多多为代表的下沉市场,以及越来越普及的社群电商,甚至是内容和直播。反垄断平台二选一问题的破解,也给京东带来了一些机会。”崔丽丽表示。
——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应梅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lnkj@3173.top 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 本站内容除了3117站长服务平台( www.3117.cn )原创外,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,涉及言论、版权与本站无关。
